Microbi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
通过所开实验使学生学习实验的原理、方法,掌握实验报告的书写,学会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及提出正确的结论。使学生对微生物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有感性认识,增强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和理解,同时学会一些基本的微生物研究方法。为学生打下一般科研的前期基础。
本课程要求学生结合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,在教师指导或自行设计实验项目,实验指导老师和学生根据每一次实验题目提前熟悉其内容,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,将实验完成好。
|
|
|
|
|
|
|
|
|
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,观察细菌的各种形态特征
|
|
|
|
|
|
|
了解培养基的配方、平面和斜面培养基的制作及灭菌的方法条件
|
|
|
|
|
|
|
学会微生物的计数方法,了解活性污泥结构组成,藻类的形态
|
|
|
|
|
|
微生物纯种分离、细菌总数测定及大肠菌群的生理生化试验
|
掌握多管发酵法测定大肠菌群及统计计数方法,了解大肠菌群生理生化特征
|
|
|
|
|
|
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》,周群英编,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,2000年5月
《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指导书》,何冰、邓晓莉,2003年1月
参考书:《微生物学》,俞大绂编,科学出版社,1985年
实验报告综合评阅和课程考核结合。考核方式是指实验的实作、试卷考试、实验报告综合评阅等能反映学生实际实验能力的方法;实验课程结束时,必须经过考核才能给出成绩,不能以学生出勤情况替代考核。其中平时出勤率占20%,实验操作占40%,实验报告撰写占40%。
本大纲主要针对城环学院环境工程《环境工程微生物学》理论教学,其中设计性实验参照相应实验实验指示书,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,主要实验步骤由学生独立完成,实验设备准备由教师完成。本教学实验大纲要求实验指导教师严格执行